《本草新編》:“少飲有節,養脾扶肝,駐顏色,榮肌膚,通血脈”
喝了幾十年白酒,白酒里到底有什么呢?
其實中國白酒和現在的中醫藥目前的境遇有相似之處,中醫藥里很多成分不能檢測、不能評定,與西方的西藥相比缺少數據、成分上的支撐。
白酒是幾千年中華歷史的傳統傳承產業,與西方釀造方式存在顯著差異,其獨特的釀造工藝賦予了中國白酒豐富的微物質和生物活性成分,而這一點至今仍是一大世界科學奧秘。
還好,中國白酒業還是傳出好消息。根據對中國傳統白酒活性物質分析的最新研究,中國傳統白酒的健康因子不但不亞于西方的蒸餾酒,還強于被世人所公認的葡萄酒。
這是國內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揭示了中國傳統固態發酵白酒的微量成分的種類與含量。
以正相色譜技術等科學手段檢測分析中國傳統白酒,從中檢測到四十至五十余種種萜烯類化合物(萜烯類化合物具有抗癌癥、抗病毒以及抗氧化等活性功效),總量在3000~4000g/L之間。
國內外研究表明葡萄酒中萜烯類化合物的總含量小于1000g/L,所以從酒體中萜烯類化合物的健康作用而言,中國白酒明顯高于葡萄酒。